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追求真实 有效的科学课堂——科学课题组直溪小学活动小记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36次

“信念就是冬日催醒春天的嫩芽,一旦有春风的召唤,它便成为一道绚丽的风光。”虽然仲春时节仍带着丝丝寒意,但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内心依然是烂漫的春天,这源于他们对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执着。 327日上午 他们又齐聚直溪中心小学,进行每月一次的课题研讨活动。   

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我们在教学中不是教给学生科学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学会获取知识。直溪小学的 戴辉文 老师在执教四年级的《力在哪里》时,就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经历为基础,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充分体验和感悟什么是力,力在哪里。 戴 老师用“击打碉堡”和“扳手腕”两个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多方位强化学生对力的体验与感悟,增进对力的深入认识。让学生通过一个个亲历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发现事物的规律。汤庄小学的 孙小娟 老师和水北小学的 程中华 老师在执教《花》和《调查》时不约而同都运用了多媒体技术,用声情并茂的视频化无形为有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孙 老师的课堂非常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在指导学生了解花的构造时,她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用视频展示、教师示范等形象直观的方法细致的指导镊子的使用,解剖花的顺序,各部件的放置……。短短10分钟,每个孩子都做出了一幅精美的桃花构造标本。虽然调查看上去非常简单,但该如何设计调查方案,在调查时改注意什么,改选择什么样的调查方法,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并非是件易事, 程 老师却能利用科教短片,化难为易。从教学效果来看,这三节课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变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学生的参与度高,实践性强,几乎所有学生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与智慧。  

 叶澜 教授曾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一节好课的要求: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在下午的专题研讨中,教研室的 姚爱祥 老师就立足于教材,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给大家指出了“真实”“有效”的科学课的特点:能让学生有所得,能使学生“卷入”,能把“学”和“玩”整合,能让学生得到发展,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姚 老师指导大家:首先要分析这个学习内容含有哪些概念,其次要思考孩子的学习层次,最后确定这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华城实小的李文忠校长也以“体验”“归纳”“建构”三个关键词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并对大家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引领:学生学习新知前都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课堂中的体验活动、交流话题要与生活经验有效结合,将知识点融入典型、有效的活动中。同伴互助精神也鼓励着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在研讨时畅所欲言,大家时而高声争论,时而低声磋商,每个人的收获都是满满的。  

期待着下一次的精彩!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601  |  本月访问: 4431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448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