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218次
尧塘幼儿园供稿
10月26日 上午,幼儿园区域活动调研暨 “主题背景下幼儿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活动在尧塘镇中心幼儿园举行,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袁英老师、课题组业务园长、新城实验幼儿园、金城镇中心幼儿园及岸头幼儿园部分教师等4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1.专业知识的引领
解读《指南》,我们明白:艺术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幼儿“感受和发现美”以及“表现和创造美”的过程。《指南》在艺术领域明确指出: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要让每个幼儿在其艺术天性的引领下,按他们自己的能力水平,在艺术活动中大胆、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体验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
开学初,尧幼开展了关于《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这本书的第一次读书交流会。大家一致认为,这本书的指导性和操作性非常强。尤其在教师准备创设环境时,可以得到很具体的帮助,如每一个区域是什么样的概念?怎样创设有效的区域?可以说,老师们拿到这本书就可以按照书上的内容直接模仿学习,可以把书上的内容直接反映在自己的班级中,而且在收集材料、提供孩子环境的过程中逐步学习怎样知道、怎样看到孩子的活动的情况。
2.教研力量的助推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第十三章中,着重介绍如何创设艺术区。围绕这一章节,尧幼进行了多次教研。从阅读——思考——运用,一步步地进行艺术区环境的改造。
第一次教研——了解艺术区创设的基本条件
重点解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艺术区创设的基本条件,并参考书上的内容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对艺术区环境进行重新规划、布局。
改造后的艺术区
第二次教研——材料投放的层次及种类
从规划整体环境、分类摆放材料、材料投放的层次性等方面入手,将艺术区材料主要分为绘画类材料、手工制作类材料、美术欣赏类材料、辅助工具类。同时将《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中所提到的艺术材料进行整理。并要求各个班级根据这份材料分类表进行筛选、调整,建立班本化的材料库。
第三次教研:主题背景下的艺术区材料投放
各年级组根据主题活动内容分组研讨,鼓励各个班级根据主题活动目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来投放材料。注重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按照自己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机会,满足幼儿的个别化需求,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及时进行更新和调整。
第四次教研:教师支持艺术区学习的策略
教师在促进幼儿获得艺术技能、性格和知识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尧幼围绕接触艺术、展示艺术作品、与儿童讨论艺术、提供人生经历教授技能、认可学习者、讨论儿童的艺术作品、设置挑战、观察并记录儿童 艺术创作过程、满足所有学习者的需求这九大支持策略进行了解读学习。
3.行动背后的感悟
对于艺术区环境的创设我们边学习、边思考、边尝试、边探索,我们看到了环境、幼儿和教师这三者的变化……
环境:展现了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自由选择的艺术区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己学习特点和愿望的创作活动。
幼儿: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幼儿自我表达和创作的机会更多了;艺术创作中更富有想象力了;创作习惯更好了……艺术区成为了促使幼儿自主性学习的一片沃土。
教师:教师的角色已不仅仅局限于为幼儿创设富有美感及材料丰富的艺术区,他们正在和该区域活动的儿童交流——讨论艺术、教授艺术技巧、设置挑战、认可儿童的作品、同时正在学习观察和记录儿童的创作过程。
本次活动,课题组成员对尧幼的区域活动的开展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袁英 老师肯定了该园园长、教师的理念已得到更新,行为有了跟进,给大家展现了一个“与想象中不一样”的乡镇幼儿园。并以“眼中有孩子”为题”抛出了“教师应该如何尊重孩子对美的感受?”、“教师什么样的介入是有效的”“”“涂鸦墙究竟怎样发挥它的作用?”、“中大班幼儿怎样做学习计划?”等问题,要求课题组成员继续认真研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这本书,以便储备更多的精神食粮,让有效的教育行为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625 | 本月访问: 44343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450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