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快乐分享 智慧引领—记“金坛公开课”第168期活动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34次

 

 1120 上午, 金坛公开课第168期(幼儿教师大讲堂)在区华罗庚实验中学图书馆开讲,区教育局吴芳副局长,教师发展中心袁英老师及全区所有幼儿园园长、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两个流程,一是快乐分享,二是智慧引领。  

快乐分享——在水一方,欣赏彼岸早教的旖旎风光  

925—108日,我区周国琴、杨志梅、沈国梅3名骨干教师赴美国参加了早期教育专题学习、考察。本次活动第一场,就先由她们三人分享了美国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感。首先,华城幼儿园的周国琴老师就美国早期教育概况、“开端计划”、儿童发展项目的管理与评估、美国早期教育家园合作向大家汇报了美国之行的“聆听与探寻”;薛埠中心幼儿园的杨志梅老师就美国之行的“行走与观察”向大家介绍了美国幼儿园的环境、一日活动和幼儿园课程;实验幼儿园沈国梅老师则从参与互动式的课堂教学、多元包容的文化、人尽其才的机制和严格高配的教师准入等方面分享了美国之行的“感悟和期许”。简短的分享让大家初步领略了大洋彼岸幼教的旖旎风光和美国的文化与风土人情,带给大家的不仅是视野的拓宽,更有对我国早期教育的审视和对未来幼教发展的深入思考······  

智慧引领——经验凝练,追随且行且思的实践者  

我们特邀了江阴市西郊中心幼儿园的赵玫园长就“课程理念下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进行了专题讲座,赵园长从“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三个层次向大家阐述了区域活动的行动轨迹,整个过程,她从案例入手,引导大家反思课程是什么,如何体现“自主、体验和创造”的游戏精神。在“教师需要做什么”中,她从教师对环境与材料的改变、鼓励幼儿自我探索、关注个别差异、观察记录幼儿行为四个方面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在诠释“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时,又结合教师工作实践以“作息时间安排、活动空间规划、活动区域筛选、活动材料投放、年龄特点呈现、常规要求落实、作品逐步积累、矛盾问题梳理”八个点为抓手,步步渗透,以大量的案例丰富在座教师的感性经验,引发教师的共鸣。为了让大家领会一些理念,她采用了生动形象的视频让大家一边体验一边反思,在欢声笑语中感悟了“为什么要这么做”。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均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什么会这样一再指出和强调?可以说,这是幼儿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幼儿教育的对象是3-6岁的幼儿,这个时期,“游戏就是幼儿的生命,不仅因为玩是有趣的,还可以通过玩来学习,是幼儿思考、想象、尝试、验证、创造、吸收的方式,是幼儿理解并适应周围世界的途径。游戏与幼儿的这种特殊关系,是幼儿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一个显著标志。而区域活动,就是幼儿园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区域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保教质量。  

赵玫园长是一位来自实践的思考者,她的行为正如她所说“教师要在区域创设实例中捕捉信息丰富感受—且行且思,要在愉悦实践中找到自己的风格特点和主张—行后反思”。  

最后,吴芳副局长强调,学习是一种常态,希望全体幼儿园教师能接纳常态,认同常态,在学习中打造专业,做好引领,提升服务,力求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幼教人。同时希望我们金坛能多一些像赵玫园长这样优秀的园长、老师。  

精彩的时间总是短暂的,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收获很多,感悟也很多,但我们要做的更多,相信在专家老师的指引下,我区的幼儿教师定能将所学到的理念、方法附注于实践行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前行。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591  |  本月访问: 4430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447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