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知、行 思” 让艺术研训活动更灵动——记幼儿园艺术学科中心组活动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13次

 20131218 下午,虽天气乍寒,但全市各幼儿园的业务园长及部分教师怀揣着对教学的研讨热情,相约在温馨的经贸局幼儿园,一同踏上“艺术教学教研活动”之旅,共同探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领下的艺术领域活动的教育特点和学习价值。   

1、以现场教学导入引起思考  

首先由实验幼儿园夏晔老师执教了中班歌唱活动《办家家》,此活动是老课新上,以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幼儿熟悉的生活内容。夏老师在活动中运用声音的高低、动作、表情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借用图谱、节奏来辅助教学,尝试了齐唱、分角色唱、轮唱等多种形式,将活动内容自然渗透到幼儿熟悉的情境之中。经贸局幼儿园施晓红老师带来的小班手工活动《漂亮的裙子》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表现方式新颖,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经验,重点突出新经验的学习;整个活动让孩子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很好地完成了目标。  

2、以智慧碰撞为路径重在过程   

观看了两个教学现场后,在艺术学科中心组组长杨璐园长的主持下进行了研讨活动。研讨围绕话题“你认为活动中哪些引导和支持策略对该年龄段的幼儿发展是有价值的?”展开,大家的交流真诚而精彩,思如风发,言如泉涌,展现了大家平时看不到的一种智慧,一种魅力。经过激烈的研讨后,由超人组和普通组的组长符玲和汤雪雁两位园长进行汇总梳理,代表发言。依托《指南》精神,她们不仅谈了自己对艺术领域教学活动独特的理解和思考,而且就活动选材、目标的制定以及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点评,使执教老师对如何更好的调整和完善教学活动有了明确的思路。  

3、以理论学习为引领读懂孩子  

接着,在《指南》理念的指引下,大家共同学习了文章《从绘画中读懂孩子的心》。理解了面对孩子的画,我们该如何从另一种视角解读儿童画,无论是孩子随便涂鸦、快速完成的画,还是他细心雕琢的成功作品,都在释放一种能量,传递一种信息。这份能量体现了孩子的个性,告诉我们他是独一无二的,读懂孩子的画,才能捕捉孩子内心深处的即时情感,和孩子的心灵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才能更好地支持他们成长。  

4、以案例解读为享受拓展思维  

最后,大家欣赏了市研训中心袁英老师推荐的一则精品课例《大班创意美术—橙子变变变》,该课例针对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并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大班下学期幼儿,一改传统的让幼儿一笔一画,一板一眼地跟着老师或范例画画的策略,把重点落在创意二字上,即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幻想,放手让孩子凭自己的经验将事物描画出来,并通过联想添加成为新的事物与主题构成有趣的情节。生动有趣的选材、步步紧扣目标的策略引起了在座园长、老师的深入思考。  

此次研讨活动,园长们在思维的碰撞中,在交流与分享中,对组织和指导幼儿艺术领域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相信通过此次研讨,大家在今后的教育中会多一些理性与深入的思考,将艺术教育活动还给孩子们,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容享受艺术,也让我们快乐而幸福的行走在艺术教学的路上。  

华城实验幼儿园 杨璐供稿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1006  |  本月访问: 44724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489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