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33次
10月19日 下午,金坛市幼儿园科学学科中心组活动在实验幼儿园举行,来自全市三十几所幼儿园的近百名幼儿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水系列”在大、中、小三个年龄段的科学活动。红太阳幼儿园的谢卫红老师执教了大班科学活动《水不见了》,幼儿通过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物品如毛巾、棉花、餐巾纸、海绵是容易吸水的,并引导幼儿学习用符号记录自己的猜想和操作的结果,随后谢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形象地让孩子们了解了一些吸水物品在生活中的用处。
卫生局幼儿园的李珺老师执教了中班科学《有趣的浮力》,在活动中幼儿通过猜想与动手实验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并通过文彦博树洞取球的小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幼儿能积极动脑利用乒乓球在水中能浮在水面上的原理把球取出来,从而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金坛市实验幼儿园的吴小燕老师执教的小班科学《玩具游泳》,就是让孩子将雪花片、积木和石头放进水里充分地玩,通过仔细观察,孩子们发现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有的东西会浮上来,还发现积木、雪花片在水中浮上来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在交流中,虽然是小班的孩子,但他们不仅清晰地将自己在操作中的探索结果大胆地告诉大家,还用形体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三种物体在水中不同的动态。
观摩活动结束后,进行了有关“幼儿科学活动的有效模式”的专题研讨,由科学学科中心组组长——实验幼儿园的王莉老师主持,她说这次的科学活动是借鉴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和过程,使幼儿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概念、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她首先谈了材料的有效性,肯定了三个活动的材料都很注重生活化,是幼儿身边经常看到或会玩的东西。关于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她谈到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在过程中的所思所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回应,引发幼儿思维的前后碰撞,推动幼儿思考和探究的进一步深入。接下来,卫生局幼儿园的吴淑丽老师结合她们的活动《有趣的浮力》,谈了创设问题情境对促进幼儿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红太阳幼儿园的是遥副园长结合《水不见了》谈了她们是如何记录和统计的,实幼的徐玲老师从课题名称、目标以及过程的设计谈了对三节课的看法。最后研训中心的袁英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她说这次的三个活动都是原生态的研讨课,从各位老师的交流中可以看出扎实、平等的日常教研过程,虽然各幼儿园关注的点不同,但都能以孩子为活动的中心。她要求各幼儿园的老师要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科学学习的概念、目标和教育措施,注重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经历探索的过程,她还鼓励老师们要重视班级自然角的创设,不要把孩子的科学活动局限于一节科学课,要让孩子与自然角、周边环境有互动的机会。
通过这次观摩研讨活动,使老师们对如何组织好有效的科学活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在《纲要》和《指南》的引领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反思,一定能将幼儿探究式科学活动模式不断地完善。
实验幼儿园供稿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985 | 本月访问: 44703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486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