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有约” 打造“智慧课堂”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2-22 浏览量:1920次
-------记吴粉连“本真课堂”名师工作室第十二次活动
2015年12月25号,在圣诞之际,工作室成员继续“本真课堂”的脚步,与名师相约于江阴峭岐中学,开展了“智慧课堂”的教学研讨活动,由工作室成员邓法珍老师与该校牧运兵老师同题异构的《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江苏省特级教师周荣伟老师与该校朱加军老师同题异构的《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3)》,最后还聆听了周荣伟老师的“教师教学智慧与课堂效率”的报告讲座,这次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
函数、方程、不等式都是人们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之前,学生已经从数的角度认识一次方程和一次不等式,从形的角度认识了一次函数。而本节课两位老师都从数和形的角度来探究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精彩的课堂之外,有专家的点评、名师的讲座,在王莹老师的主持下,有条不紊的展开:
一、 上课老师的教学设想和生成反思
牧运兵:根据课本上目标设计了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体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就是用转化法互相解决问题,通过学案教学体现了本校“先学后教”的模式与理念。
邓法珍: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紧扣课本中所给的两个例子,一个是生活实例;一个是函数的图像,希望从数和形两个角度在展现和寻找这三者之间内在联系与转化。从数的角度学生掌握的很到位,但从形的角度,这里面涉及到对应关系、转化关系、数形结合关系,学生可能会找,但用语言很难表达,借助思维导图来引导、帮助学生找图、读图,从而解决问题。
王芳:两位老师的课堂中都有一个共同点,注意把数学的思想方法传递给学生,而且在重点与难点的突破上,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效果来看,还是比较好的。牧老师的课堂有一种大将之风,沉稳,每个问题娓娓道来,化解课堂中的难点。邓老师注重三者概念之间的联系,从数到形、从形到数,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的能力,培养学生不仅能解题,也要会说题,板书的设计、探究活动的及时总结归纳、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方向都是本节课的亮点。
朱华庆:本节课的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二是引导学生从函数角度思考方程与不等式问题;三是感悟三者之间的联系。牧老师从方程的解到函数y=0,让学生来感悟它们之间的联系,感悟用函数方法来解决方程问题,然后由解方程、解不等式最后到两个函数之间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高与拓展。“先学后教”目的是让学生对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和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讲,让学生操作,发现存在的问题,教师再进行巧妙的点拨,帮助学生总结、概括、解决问题,最后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
吴粉连:牧老师的课很实,实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很扎实的一节课,没有虚假的东西,不去图热闹;②很平实的一节课,很常态,只用了投影,师生思维的碰撞、相互讨论、交流把问题得以解决;③很真实的一节课,教师也很有耐心,总是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教师的提问也很有针对性。如果对知识、方法、策略在黑板上进行总结一下,学生会不会更清晰,还需一些提炼。邓法珍的课堂亮点很多,如①善于提问,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教师层面,巧妙提问,恰到好处,在教学中让学生勇于思考,让学生享受到思考后解决问题的乐趣,并及时给学生激励,课堂上常停一停,让学生想一想,这些方法都很好。②善于总结,思维导图,解题策略,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思考后来总结。③善于运用变式教学,如题目变式、条件变式、结论变式、方法变式、策略变式等。④善于提炼思想方法,本节课重点是数形结合思想。课堂中还应思考能让学困生学到什么。
三、 名师的报告讲座(教师教学智慧与课堂效率)
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提高教学智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理解知识是教学智慧生成的基础
1、 研究课标,找准教学的“标杆”
2、 研究内容,找准教学资源的“靶心”
(二)理解学生是教学智慧生成的核心
1、 尊重学生起点
2、 尊重学生本能
3、 尊重学生差异
(三)理解教学是教学智慧生成的关键
1、 方式顺应学生认知的“路径”
2、 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认为:数学教师有三个层次,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是教书匠;能够体现数学思维的,是智者;而能进行无形的数学文化熏陶的,则是大师。或许我们现在还不能做到和大师那样举手投足间尽显教学智慧,但我们可以用心理解,潜心实践,精心反思,那么属于我们的教学智慧,高效课堂必将绚烂绽放!
(供稿人:直溪中学 王学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