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局>>研训信息>> 内容
高一政治“同题会课”活动在华中举行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2-23    浏览量:1899次

 2011 525 日(周三)在江苏省华罗庚中学进行高一政治“同题会课”活动,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的钱小平老师和杨罡老师进行同题会课,上课的课题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市20多名高一政治教师参加了这次听课和评课。  

参加活动的老师觉得:这是两节类型风格不一样的两节课。杨罡老师的是以西藏自治区的相关材料为主线,是一种探究类型的新授课,能引起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有时代感,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钱小平老师的课贯穿知识为主线,立足于课本,是一种常规课,契合了高一学生的学习实际。虽然是不同的模式,杨老师和钱老师都能充分备课,很好的把握课堂教学节奏,都能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是两节成功的课。研训中心李老师也对这两节课作了高度评价:不一样的教学设计,同样的精彩。  

研讨时,与会老师认为在高一政治教学中,研究考纲考点,要定位准确,摆正学科位置,立足提高每周两节课的课堂效率。市一中、四中、金沙中学的政治备课组长都交流了本校的具体的教学情况与安排。

钱小平老师在上课

杨罡老师在上课

钱小平老师的教学反思:  

(一)课堂分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上框教材以真实的案例开篇引领学生去思考、感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本框教学选取了西藏解放6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绩引领学生认识民族自治地方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教材介绍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以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二)学情分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个概念学生是比较生疏的,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民族区域自治离我们生活很遥远,虽然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如: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等了解的很多,但是要做到更好的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文化的认同感,并且做到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与各民族有好往来,必须对民族关系、民族政策进一步了解,从而认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更好的维护民族团结。  

(三)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采用情境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选择了学生关注的话题,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了他们对生活中时事的关注  

3、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分析然后内化在他们的思想中,外化在他们的行为中。   

4、采用自主阅读体验,彼此交流,丰富了教学内容,从而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  

不足之处:  

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面窄;合作学习对于一些小组来说只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的效果。  

(供稿:华中)  

昨天访问: 5542  |  今天访问: 2089  |  本月访问: 7631  |  上月访问: 109704  |  访问总数: 299837501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