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于斯,长于此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2-23 浏览量:1833次
思于斯,长于此
——初中语文张和忠名师第十七次活动报道
严云霞
来到茅麓中学,我们惊奇地发现校园里柳絮开始飘了,像杨花一样,毛茸茸的,在空中飘,落在我们身上一点感觉都没有。它的舞,是以风为旋律的回旋舞,把我们的思绪,一圈一圈缠在了一起。
静静地聆听着徐菊花老师的《老水车旁的风景》,我们在风景中流连。一群淳朴的孩子、一对相互取暖的可怜“祖孙”、还有那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的独到教学设计……都是我们眼前的一道靓丽。风景还可以怎样解读?是不是还可以有别样的设计?一石激起千层浪!徐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45分钟的课堂盛宴,更是一场头脑风暴。没有隔阂,也没有保留,我们在会议室激烈地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空前。
坐在教室的后面,看着落落大方、干练老道的 司马丽莉 老师,我们的眼睛紧紧盯着她,丝毫不敢有一点懈怠,生怕一眨眼就错过了精彩。一篇质朴无华的《珍珠鸟》,在 司马 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深入浅出,别有一番趣味。更让人惊奇的是,她还引入了小学四年级孩子们曾经学过的《珍珠鸟》,在比较中孩子们水到渠成地发现了课文的妙处。正如她自己所说:这样的教学设计源自平时的一个发现——有部分名家名篇小学课本有,初中课本也有,那么在不同的年级段,是不是应该让孩子们有新的收获呢?还有小学课本这样的删改,是否贴切呢?很佩服 司马 老师的一双慧眼,更佩服 司马 老师的迷人智慧。只有这样的思考,才会促进专业的不断成长。作为年轻的语 文 老师,我们最缺乏的就是这种质疑,这种思考。
而 何瑛 老师的微型讲座——《建构儿童文化背景下的课堂练笔》,又毫无悬念地激起了大家的啧啧之赞叹。小学阶段就已经拥有这样的发现力、想象力和表达力了,那为什么到了初中,我们反而看不到了。其实究其根源,可能还是我们初中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上思考的太少,导致孩子写作兴趣的萎缩,写作能力的退化。
领衔人张校在最适当的时候抛出了他的《好课要舍得“浪费”时间》。究竟怎样才能迎来语文课堂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我们还需修炼我们的心境。既要舍得花时间自己反反复复地读,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还要允许学生犯错。
就像每一次活动都在热烈的期盼中迎来一样,每一次活动我们也都在意犹未尽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