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至山端 志探穹,成木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01 浏览量:2062次
积跬步,至山端 志探穹,成木巅
——常州市小学语文一年级统编新教材培训活动侧记
5月28日,武进,春末夏初,常州市小学语文一年级统编新教材培训活动在这里开展。常州市各区一线语文教师齐聚星辰实验学校参加此次活动,旨在更深入地研究并使用新教材。
一下午的时间,我们聆听了四节来自不同区域,不同教师,不同课型的精彩课例。每节课后都有来自该地区研训员的精彩点评,带给与会老师不一样的思考。
第一节课是来自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的陈艳老师执教的。陈老师执教的内容是《语文园地八》,选取了其中的“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这两部分内容。她利用课前小游戏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围绕“卫生间”这一特定的生活场景,聚焦“丁丁在卫生间干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卫生间的生活用品和它们的用途,通过看图、联系生活和已有经验来识记生字,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进行“我的发现”这部分教学时,陈老师聚焦“反犬旁、鸟字边和虫字旁”的汉字,通过了解偏旁所代表的意义,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偏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在拓展环节依然贯穿于情境,通过组队的方式帮助学生整理归纳。金坛区发展中心研训员在评课时肯定了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和方法引领,强调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富有情趣、有滋有味地识字。同时,研训员也提到了汉字本身从内容到形式都标志着中国文化的鲜活存在,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游戏与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汉字的有趣。
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的任丽芳校长和小朋友们一起读了一个故事《小熊住山洞》,这个故事选自《语文园地八》中的“和大人一起读”。统编版新教材中新增的“和大人一起读”编选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儿歌,提倡无压力和大人共读,是口语向书面语过渡的重要桥梁。这里的大人是多元的,基于文本特点任校长选择了师生共读的方式。课堂的一开始就让小朋友以最舒服的姿势来听故事,但要求一边听一边思考。接着安排孩子们读给老师听,读给同伴听,最后师生合作共画共演,体现出共读的核心价值和内涵。任校长以春夏两个季节为例进行精读教学,不仅让学生读懂内容,还引导孩子发现每个部分句子表达的规律,知晓每小节都是先写什么季节来到森林,再写小熊看到了什么,最后写小熊说:“我们别砍树了”。这种相似结构的揭示为讲故事演故事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新北区研训员认为任校长的教学突出了编排理念,教学板块清晰,较好地体现了儿童阅读的发展逻辑,在最后的改编环节,任校长提问:“明年春天小熊会怎么做?”、“森林里的其他动物会怎么感谢小熊一家?”这一做法真正做到了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
第三节课由钟楼实验学校的殷樱老师进行教学的《咕咚》。本文也是继上册《小蜗牛》之后出现的第二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读的字注了音,旨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一方法,并在一上借助图画猜字、认字、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来猜字、认字。让学生对一年来掌握的所有识字方法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钟楼区的小语研训员在肯定了殷老师的成功之处外,还引用温儒敏教授的话指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就是读书太少,语文学科的本质还是阅读,要让孩子多读书,鼓励孩子们大胆猜字,“连滚带爬”地读课文,同时也提出了两点遗憾:第一,这么多的识字方法,这么密集的识字量,如何让学生学得有兴趣?第二,孩子们的识字起点差异很大,如何来进行更有效的教学?这些还需要我们小语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最后一节课是由武进星辰实验学校的金磊老师执教的《小壁虎借尾巴》,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童话,有情有趣。课堂伊始,金老师就用诙谐的对话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缓解了紧张情绪,以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在课堂上金老师经常弯腰俯首,亲切地叫着“孩子们,孩子们”,真有如沐春风之感。金老师说:通过“谁借尾巴?”和“小壁虎做什么?”这两个问题就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但是他的课堂可没有这么简单。通过读插图,了解了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聚焦“小壁虎爬呀爬,爬到...”这个句子,无痕地推动了故事的发展。除此之外,金老师还关注到了小壁虎问话中的语气、称呼、“您”、“行吗”等等,这些都蕴含着礼貌和商量的口吻。拒绝者回答中的“啊”、“呢”这样一些语气助词所包含的委婉的拒绝意味儿。第二课时的教学与第一课时的内容截然不同,不再聚焦识字写字以及朗读,更多地将目光放在理解与运用上。金老师关注到了故事情节的相似性,所以设计了续编故事的环节,介绍松鼠尾巴的特点,重点强调动词进行改编,提高了学生提炼文本的能力。武进区教研员这样说道:语文学习要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潜移默化的生长,教师可以从生活入手理解词语,关注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
是谁孕育含苞待放的花朵?又是谁扶持着追风逐日的智者?是常州市教研室以及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感谢组织给予我们金坛小语人学习的机会!生命的律动在于追求上进的精神内核,踊跃的智慧来自于求勤求实的教坛耕耘。只要根深扎大地,那么每个小语人必然会等到自己长远的馨香与美丽!
(朱林小学 葛婧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