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局>>研训信息>> 内容
新视角 新探索 新发展——记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总结汇报展示活动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15    浏览量:2054次

613下午,阳光绚烂,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学校及张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部分教师齐聚金坛区尧塘小学,参加城乡牵手总结汇报展示活动。

活动首先由张若兰老师执教了一节STEM课《吹气球》。整个项目中张若兰老师抛出如何用气球瓶吹大气球这一任务,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按照5E模型(约定、探索、解释、延伸、评估五个阶段)的理念设计。而这节课展示了延伸和评估两个阶段。延伸,是指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建构,学生在学习了单向阀知识后,通过自己设计单向阀并自己制作单向阀解决让气球中的空气只进不出的问题。评估是指测试、优化和反思,学生制作完成后检验自己的单向阀能否让气球不回缩,成功小组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使产品更好,失败的小组则借鉴其他团队的经验,再次改进。活动中学生明白了人类对产品会不断改进以适应需求,同时了解了技术创新的意义所在。课堂上学生的设计、制作、包括产品的改进都是自己主动进行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儿童的思维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都能得到好的提升。

第二节张懿老师执教的也是一节STEM课——《降落伞》。不同于教材中原有的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张懿老师在指导学生认识降落伞的结构后,便放手让学生分别从停留时间、美观牢固、节约材料、小组合作四个方面设计制作一个性能良好的降落伞。当所有的小组从同一高度对降落伞性能进行检验以后,发现不同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并不相同,比较大家的作品后对影响到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有了自己的思考,为进一步设计性能好的产品打下基础,体现了科学目标的培养。在整节课的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怎样才能做出牢固的降落伞,怎么做才能让降落伞停留时间变长呢?孩子们分别从伞面大小、伞绳长短、连接方式进行设计改进,在一次次思维的碰撞中,孩子们综合素养得到了全面促进。

活动第三环节,由省特级教师张俊 为与会教师带来了《基于STEM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新样态”》的讲座。结合本次展示的两节课,张俊老师指出,在目前的形式下,我们仍然面临着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的问题,而STEM课堂正是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对于这一类的课堂,我们需要有新的从儿童出发的观课视角:知识展开了,学生有没有参与?问题解决了,学生有没有经历过程?知识结构完整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有没有完善?张老师分别用几个STEM项目案例阐述了自己对这一新型学习方式的理解:以大概念统领内容,融入工程学教育内容,促进跨学科教学。

最后,领衔人戴振华 老师对两年来开展的系列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活动进行总结。他用“感谢”和“肯定”两个关键词作了概括,在两年的活动中,感谢来自市区教育局及发展中心的关心支持,感谢学校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每次参与活动的教师;对两位结对青年教师各方面表现予以了充分肯定。牵手老师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他从师德、教学、科研、辅导等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对两位教师能逐步进入市区级五级梯队,成长为校、区骨干教师而感到非常高兴。各位坚持参加二十余次活动的老师也纷纷表示,活动充实有效,收获很大。首批常州市城乡牵手活动将暂时告一段落,但同时也意味是新的征程即将开始。我们将饱含热情,继续用新的视角,新的探索,实现新的发展!为我区小学科学教育贡献新的力量!

(尧塘小学张若兰 供稿)

昨天访问: 5865  |  今天访问: 4658  |  本月访问: 9048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81065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