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局>>新闻中心>>校园风采>> 内容
指前镇东浦村丝弦锣鼓获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6-03-03    浏览量:1471次

日前,江苏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正式公布,金坛区指前镇东浦村丝弦锣鼓项目榜上有名,成功入选江苏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指前镇东浦村的丝弦锣鼓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年,东浦村的丝弦锣鼓在金坛、溧阳两地颇有名气。清末民初,江南水乡盛行庙会,周边镇村的出会活动,东浦村的丝弦锣鼓都会应邀参加。年长者在村上教丝弦锣鼓全尽义务,不收报酬。冬春季农闲时,大家集中教练学习,平时分散自练。教练者以口传学习的“工尺谱”,即用“合四乙上尺工凡六五三”十个汉字来作音符。演出时,排成一条长“龙”,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五六十人,边行进边演奏,走村串乡。最前面的两人吹笙,笙下部圆圆的、黑黑的底托,吹奏时朝前,象征两只“龙眼”;接后的是两支长长的“三弦”,竖起高高的,像“龙角”;乐队中间的笛、箫、胡琴等乐器皆为“龙鳞”;最后敲锣的肩扛一根弯曲带弧的树梢,前面挂大锣,边走边“咣--咣”地敲,身后树梢贴有装饰物为“龙尾”。演奏时,十六首乐曲和十六番锣鼓轮番交替,巨龙般的队伍蜿蜒于水乡泽国的田野间,一路丝弦一路乐,蔚为壮观。

近年来,为了挖掘和保护东浦村的丝弦锣鼓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不让这个民间文化失传,指前镇政府、镇社区教育中心、东浦村老年协会组织东浦村里的老年民间艺人历经两年多时间,对丝弦锣鼓进行挖掘、搜集和整理,形成了丝弦锣鼓完整的乐谱和演奏形式。2010年,东浦村的丝弦锣鼓被列入了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次成功获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更好地促进丝弦锣鼓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昨天访问: 4477  |  今天访问: 4115  |  本月访问: 56327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649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