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综合类课程暑期培训活动报道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13 浏览量:2115次
暑期综合类课程教师培训是我区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项目,为促进综合类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2017年暑期综合类课程教师培训在城西小学举行。
品德篇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教育计划都是空谈。基于这一教学理念,2017年7月8日,金坛区两百余名品德专兼职教师在城西小学阶梯教室参加了综合类课程暑期培训的首场活动。
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戴慧 老师主讲《区域推进德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思考与探索》。 戴 老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对课程进行解读。从“什么是课程”切入,谈到课程的分类、新课程的改革、新课程观、德育课程的定义,最后着重对国家德育课程校本化实施进行了阐述。 戴 老师充分利用课堂事例来印证教育观点,利用模块图来深化德育课程校本化的内容。
武进区锦绣小学庄荷娟副校长主讲《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庄校长在《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这一题目中提取不同的关键词,概括出儿童立场、道德判断、行为习得和自我管理四个方面。接下来每个方面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和“一些建议”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积极的互动,结合生动的案例来逐个解读。
短短一天的培训,感叹于她们敏捷的思维,风趣的语言,独特的教育视角,丰富的教育经验……这样的暑期培训,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反思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吸取了新的知识,拓展了理论视野。同时也促进了品德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篇
7月9日 ——10日,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邀请了数位专家,为全区400多名专兼职综合实践教师作培训讲座。本次培训精彩纷呈,专家指路、特级引领、精英导航三维一体,案例解析、课堂实录、现场互动、动态研究等多元呈现,两天的活动犹如习习凉风给培训的老师带来了惬意与享受,也带来了思维的碰撞、激荡与沉淀。
江苏省特级教师、扬州市解放桥小学党委书记杨金珍老师,结合个人的工作经历,与大家分享了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经验、体会、做法,以及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博得了与会教师的热烈掌声。
常州市教科院 王俊 博士为大家作了《对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的专题讲座, 王 博士从“什么是课题”“课题的选择与表述”“研究方法”和“课题研究方案与研究报告”四个方面娓娓道来,用丰富的理论、详实的案例和化繁就简的语言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条理清晰,指导性强。给与会教师送上了一席教科研的“饕餮盛宴”。老师们学习热情高涨,氛围热烈,深深感受到了讲座的有效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常州市教科院 孙美荣 老师以“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方法的有效指导”为主题,从“为什么要进行方法指导”、“方法指导的有效策略”、“方法指导课的基本教学结构”这几块入手,结合具体的课例,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八大关键能力入手,呼唤教师在教学中的有效指导。
接着,金坛区综合实践团队领衔人分别作了精彩交流。区综合实践活动推进组领衔人张文华老师结合教学案例,从“理想状态下的“实践化”课堂作了汇报交流;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徐锁平结合工作室活动,围绕“打造工作室特色,促进专业化发展”这一主题,作了汇报交流;区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研究团队组长潘红琴老师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展开交流,她认为课程资源使用强调整合、提倡共享、合理使用、提高效率、注意连贯。
最后区教师发展中心 姚爱祥 老师对后阶段教科研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明确了教科研工作的方向与重点,并对今后的工作寄予厚望。
本次培训虽时间有限,但给每位教师的启发和感受却是深远的。为一线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同时也对我区教育科研管理,引领教师走向教育科研的幸福之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学篇
7月11日 ,由中国科协“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教学中心的周建中教授为我们作《小学科学课程新标准与STEM教育》专题讲座。2017年1月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新课程的颁布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尤其是广大的一线科学教师。首先, 周 教授从“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标有哪些变化?有哪些新特点?小学科学教师怎样适应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三个方面向我们详细解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他结合修订历史的三个时期,期望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其次,他为我们深刻阐述了STEM教育,这也是新课标中新增加的教学内容,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的统称。旨在众多孤立的学科中建立一个新的桥梁,为学生提供整体认识世界的机会,通过把四个领域内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教与学整个到教学中,以消除传统教学中各学科知识分裂、不利于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障碍,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法。专家的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见解独到、启人深思,给人启迪。
由常州市教研室的 瞿晓峰 老师为我们带来《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技能提升》专题讲座,他从四个典型的科学实验(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学科领域)出发,鼓励在场老师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精益求精,教师们在一次次的讨论、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给我们细致分析了每一个实验步骤的得分点,例如:搅拌时不能发出玻璃棒碰撞杯体的声音,精确测量液体体积时要运用滴管,蒸发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及时散热等等。这往往是我们在实际操作时容易忽视的地方,也是导致得分不高的关键所在。此外,还重点讲解了试题中的典型题型,给全体教师理清了答题思路,参与培训的教师认真听记,并与专家积极互动,上台板书讲解,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活动的开展,切实提高了参培教师的实验技能,对提升教师科学素养,培养出更多动手能力强、善于实践探究的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相信在专 家 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教师们的深入探讨和一次次的磨课、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全体科学教师们会一步步成长,切实提升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