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局>>研训信息>> 内容
金坛区2015年小数评优活动校级评比侧记(二)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13    浏览量:1924次

拔节有度 成长有声  

——记薛埠中心小学数学老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数学课程改革,加强对新课标的解读与实践,薛埠中心小学根据区教师发展中心小数组的统一部署,历时半月的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校级评比活动,已经圆满落幕。  

经过各位老师的精心准备,精美的教学课件及灵活的教学导航策略,给我们呈现了一节节风格迥异、多姿多彩的研究课,展现了我校数学教师的亮丽风采。从不同的设计理念、教学风格的背后,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教材编写的价值,教学艺术的魅力和教后反思的甜蜜。特邀请来担任本次活动的两位评委领导,更是默默地为我校数学教师的成长在不辞辛苦地付出,在此表示感谢。  

独立研备,组内磨课  

为了这次活动,我校于9月初就组织数学教师自主报名。9月11至13日,参赛教师根据从规定课题中选课,并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独立备课。9月14到18日,也拉开了我校数学教研组磨课的序幕。在一次次议课现场中,留下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而令人难忘的是,大家对他们在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教师导航策略安排学生学科素养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商讨,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智慧分享,彰显风采  

9月23日、24日,按低、高学段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课堂教学校级展示汇报。  

9月23日,低学段四位老师执教了四节课。唐莉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的《间隔排列》。课堂上,她的沉稳、亲和力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初上讲台的汤婉珍老师也执教三年级上册的《间隔排列》,课前备课时,能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课上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在学生勃勃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发挥了主体引导作用,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上有事可做;倪霞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数据收集整理》,她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把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有数学,并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杨莉老师则执教了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事物出发,有意安排“拍照”游戏,有效分散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积累了基本的活动经验,从而初步建立知识表象,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9月24日,高学段五位老师执教了五节课。其中沈亮、刘欢、张伟江三位老师同题异构,执教的都是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同样的教学内容,却体现了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和教学思路;张扬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课堂中,她表现得大气、真实,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到位精巧;回看前面四位老师的研究课,都能立足于学生的基础展开教学,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长出新问题;抓住学生的认知难点,长出新智慧,课堂中体现了强烈的推进感和生长感。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系列课型展开了研究与实践,这真是我们所期盼的。  

而年长的曹金玉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数学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信心。

   

精诚互动,共同成长  

课后,大家在会议室展开了互动、交流、研讨。  

先是由每位参赛老师各自汇报了本节课的执教意图。  

接着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用自己最朴素的语言交流着自己对这次活动的认识和收获,既有发自肺腑的褒奖,也有中肯切实的建议。  

研讨中大家一致认为,参赛老师基本功扎实,不光教给了学生知识,而且也教给了学生捕渔的技能,更是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层次清晰,环环相扣,让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答,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数学教学要注重开放性,不能过于约束学生的思维,要在一定的基础上适当的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创造性的思维。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

   

当然,人无赤足,金无完人。面对自身的倦怠心理,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激发内心需求,期待再次成长,是我校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智慧的碰撞,激起了灵感的火花;共同的追求,沉淀下真挚的情谊。活动虽已落幕,但让大家回味无穷;相聚虽说短暂,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久远的。我们坚信,今后,大家一定会基于学生的理解展开教学,且行且思,为儿童的幸福童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的百年校庆抹上绚烂的一笔!

 附件:薛埠小学课堂教学评选方案 

薛埠小学 教导处 供稿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建昌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给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平台,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近两周内,建昌小学举行了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  

本次赛课活动共有8位青年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每一位教师很好地把握和处理教材,教学情境创设新颖,组织形式灵活,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细细品读,参赛教师的精妙设计让评委和观摩老师意犹未尽,甚至透着优雅、灵动的苏式课堂的韵味。就像三月的春风,温暖而和煦地吹进每个人的心中。

   

课后,评委组进行了认真评课,认为本次赛课呈现几大亮点:一是在教学中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把生活引进课堂,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二是课堂上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学习,如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方式学习,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三是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经过评委组的认真评议和意见,最后推选刘辉和谢荷青两位教师代表我校参加片级赛。  

教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师的专业成长永远在路上。正如教育专家余映潮所说:“不同深度的磨练会产生不同高度的水平”。一粒沙子在与蚌壳的经年累月的艰难磨合中,蜕变成闪耀美丽光芒的珍珠。本次赛课,为青年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锻炼自己、展示才干、交流学习的平台,在教学方面得到了磨炼、提升,迅速成长,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建昌小学 谢荷青 供稿)

磨砺中成长  

——岸头实验学校小学部数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侧记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结合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工作安排,92324日在岸头实验学校小学部举行了金坛区小数评优课校级评比活动,学校全体数学老师和部分其他学科老师参与了听、评课活动。  

对于本次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分管数学学科的华主任在10天前就把文件要求作了详细的解读。老师们也非常重视,日常教学工作虽忙,但大家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老师们之间也就课的设计相互之间展开交流。

   

两天的活动老师们共执教了7节课,在这7节课中,各位老师上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张丽老师让孩子们体会到了画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让孩子们形成策略意识;管伟林老师的设计中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王震老师老师讲解例题思路清晰,语言简干精炼;邹燕霞老师善用对比,让孩子们体会到一一间隔排列的几种不同情况……  

每一节课后老师都会利用课余时间对所听的课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周四下午的数学组教研活动中,各位老师均对某一节课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大家踊跃发言,对有疑问之处大胆提问,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得到新的提升。  

本次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我相信我们岸小的老师一定会将自己的收获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磨砺中不断成长。  

(岸头小学 杨露云撰稿)

九月桂花飘香 丰收悠然绽放

——金坛区小数评优课活动第一轮比赛侧记(后阳小学)  

 924 ,阳光灿烂,在这桂花飘香的美好季节,后阳小学和罗村小学的金坛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第一轮(校级)比赛在后阳小学如期举行,本次赛课的选手有后阳小学的蒋静和廖奕云老师,罗村小学的印琴芳和沈俊老师,担任这次赛课的评委是分别是花山小学和殷雪梅小学的领导。  

蒋静老师的课,以学生喜欢的“拍照片”贯穿整节课的学习,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所在位置,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廖奕云老师的课,通过看一看、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让学生充分感悟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印琴芳老师的课,通过情景图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分类标准,感悟用不同的符号进行分类整理,由扶到放,让学生建立分类思想,体会整理过程。  

沈俊老师的课,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一规律。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为了能够展示出自己的水平,赛课老师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并且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力量,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上出了自己的风格,赛出了自己的水平,给评委老师 和听课 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阳小学的蒋静 和廖奕云 老师,在所有数学成员的共同出谋划策下,从课题的选择到教案的定夺,经过了多次的修改。由于本校要作为赛课地点,我校教导处冯主任带着全组成员到城西小学借班试教,从课的整体间架到语言的细致入微,对两位老师的教案进行了多次的调整和重组,这样的磨练经历,不仅执教老师受益,更促进了整个数学团队老师的提高。特别感谢城西小学的领导 和 老师给予的支持。  

此次评课活动收获和体会,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朴实、真实、扎实。教师树立以生为本,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意识,教学设计简明实用,教学手段多样有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现实素材,多媒体技术。每一节课都是老师们努力的结果,都有不同形式的亮点,值得学习

二是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到位,能够认真研读教材,有效地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是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创设了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故事情境、竞赛情境和游戏情境等,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次比赛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比如学生自主性在一些课堂上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生成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处理、一些情境的设计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等。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在我们执教的孩子的心田里。让我们用激情与执着去奋勇登攀,去迎接那蓬勃四海的朝阳,去领略那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无限风光!  

   

后阳小学 周琴 撰稿  

  

  

  

昨天访问: 5542  |  今天访问: 1993  |  本月访问: 7535  |  上月访问: 109704  |  访问总数: 29983740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