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丹桂香,同题异构元素美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23 浏览量:2054次
金秋时节,乡村教师培育站和化学课题组20余名初高中教师来到金坛区薛埠中学,开展了学习资源供给式的新授课课堂教学尝试。本次课堂活动的教学主题是《元素》第1课时,分别由薛埠中学的王建卫老师和段玉裁中学的李俊老师执教。
王老师以金坛特产导入教学,整节课用猕猴桃串联始终,化抽象为形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化学知识,借助模型(磁铁)建构元素概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感知知识的内涵,师生互动多元而有效,教学效果较好。
李老师在目标设计上既关注化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又关注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如本节课中的分类观、守恒观、元素观等;在教学过程设计上以化学史为明线,以知识为暗线,通过4个环节展开教学,渗透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在重难点突破上,基于问题链引导学生以证据推理认知元素的定义,基于核心素养辨析元素符号的含义,建立宏微符的三重表征。整节课活动多样,学生收获较多。
化学知识有不同类型,而知识不仅是静态的结论,还是生动的过程。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的可能性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决定,教学在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思考,积极尝试,选择合理的情景素材设置具有建构意义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踊跃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金坛区段玉裁中学----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