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局>>研训信息>> 内容
服务儿童生活,注重规则教育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29    浏览量:2068次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金秋的田野遍地金黄。1122日下午,小学道德与法治贺国财名教师工作室全体组员在金坛区直溪中心小学进行了第三次活动。

金坛区直溪小学的周云霞老师和东城实验学校的高珊珊老师为大家执教了《我们一起长大》和《维护集体荣誉》两节研讨课。这两节课同属于《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这里成长》的内容。

周老师课前准备充分,形式多样。周老师通过让孩子们回忆上学到现在为止印象深刻的事导入,整个教学设计富有特色,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益。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启发引导到位,课堂活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得轻松愉快,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高老师的课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的教学特征。通过“同舟共济”这个活动寓教于乐之中,活动目标清楚、明确,层层递进,相互衔接十分流畅。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一个优秀的集体,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只有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才能让集体获得荣誉、获得成功。

在课后的研讨活动中,大家一致认为这两节课除了教学内容不同,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必然趋向。两位老师在教学中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生活化课堂的教学,熟悉的校园、熟悉的同学、熟悉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两位老师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课堂,把生活化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对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冲突与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加以体验,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自我认知、反省、教育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都以故事和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积极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帮助他们不断克服自身的不足,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和学生们一起交流讨论、实践和操练,课堂氛围非常融洽、和谐。教师身体力行,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和欣赏他人,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接着,段玉裁实验学校王慧娟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方丽敏老师的《小学低段<道德与法制>教学的两个建议》,分别由“从教材设计出发,倡导活动化的教与学”和“注重规则教育,培养法治精神”两方面展开学习和讨论,明确低年级课堂教学设计方向与实施方法。明确道德学习是一种体验性学习,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者体验的深度与强度,规则教育内容需要在生活情境中体现,才能贴切自然,生活的真实性和丰富性也给教师教学提供了延展性空间。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贺国财对本次活动作出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活动进行了布置,重点对工作室的课题进行解读,对教学实录的规范进行说明,对论文的观点要求进行引领。

夕阳西下,当第一抹夕阳照亮了稻田,稻田顿时变得金灿灿的;当第一抹夕阳照亮了树杈,树杈变的金绿金绿的;当第一抹夕阳照亮了远方的天际,天际外我们看到了希望。

【供稿: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 朱琳琳】

昨天访问: 5865  |  今天访问: 4626  |  本月访问: 90457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81062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